8月13日,央行发布2025年七月金融统计数据。数据显示:2025年前7个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.99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5.12万亿(多4.74万亿),7月末,M2余额329.94万亿(330.29万亿),同比+8.8%(+8.3%);M1余额111.06万亿(113.95万亿),同比+5.6%(+4.6%)。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+6.9%(+7.1%),存款余额同比+8.7%(+8.3%)*。
* 括号内为前值。
核心观点
■ M1、M2增速回升,企业资金活跃度提升
负债端:M1和M2增长加速。1)7月末,M1正增长增加(由4.6%回升至+5.6%);M2增速增长(由8.3%回升至+8.8%),显示企业活期资金活跃度提升,反映出实体经济流动性改善和企业经营活力增强。2)7月M2-M1剪刀差在M1和M2增速均增加的状态下减少至3.2%,企业活期存款回升,资金活性增强,实体经济资金周转加快。
资产端:7月信贷需求偏弱,存款意愿小幅回升。1)7月末社融存量增速9%略高于6月,维持在历史低位。社融增量结构中政府债券占比显著高于企业债,反映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恢复仍显乏力。2)7月金融机构角度人民币贷款增速较6月小幅回落至6.9%,存款增速小幅回升0.4pct至8.7%。这反映出企业和居民存款意愿略有增强,但信贷需求整体依然偏弱。
■ 宽货币弱信用,内生动力待恢复
从经济周期的角度:M1、M2同比回升,剪刀差收窄,显示流动性充裕且资金活跃度有所修复,但信贷派生效率低下。居民与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双双萎缩,反映投资与消费需求疲软。社融增速回升至9%,主要依赖政府债券发行加杠杆托底,财政成为周期上行的核心驱动。大量存款流向非银机构,体现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或寻求更高收益。
从利率品供需角度:供给端,政府债净融资8.9万亿元,同比多增逾4.88万亿元,企业债与票据融资亦回暖,对市场形成供给压力。需求端,居民与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萎缩;同时,居民存款流出、非银存款大增,为机构配债提供资金来源。整体呈现供给增加叠加被动增配的特征,后续走势取决于实体融资需求恢复及财政发行节奏。
风险
● 专题报告20250814:《7月金融数据显示宽货币、弱信用2023最新配资平台下载,财政托底显著——中国金融系列十六》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配资中心_十大炒股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服务中心观点